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守护人民健康 打造深化医改的“太原模式”

放大 缩小

阳曲县制定实施“136”兴医规划,率先开展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试点工作,“阳曲样板”推陈出新、再立新标;


杏花岭区积极探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率先推出全员绩效工分制管理,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娄烦县把健康娄烦建设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探索形成了“1+N”提能增效“娄烦路径”。


“卫健工作是实打实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11月13日,太原市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推进会在娄烦县召开。会上,太原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如是说。


会议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2017年,太原市启动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动实施全市县级医疗机构综合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乡村医疗卫生固本强基行动,突出“强基层”导向,10县(市、区)全部成立了以县(区)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医疗集团,实现了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方面“六统一”管理,建立起“人、财、物、责、权、利”一体化的“一家人”新格局。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一切围绕人民健康。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全省医改工作会议和国家示范项目调度会议精神,推动实施“建高地、兜网底、提能力”强医工程,全面推进全市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顺利实施,更高质量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创造一切条件,提供一切便利,不添一丝麻烦,不拖一点后腿。这是娄烦县为扎实推进医改发出的最强音,吹响的集结号,也是我们敢于趟新路最大的底气。”交流发言环节,娄烦县委副书记、县长景博掷地有声。


娄烦县人民医院。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娄烦县委县政府把办好人民放心的医疗作为头等大事,从体制机制、人才引进、财力保障等方面,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该县将医改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由书记、县长牵头,当好施工队长,将医改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执行力。


“放权授权,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试点推进,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成为导向;持续优化,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杏花岭区卫体局局长韩玉拴介绍,2022年,杏花岭区成为太原市首个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城区,通过绩效考核“工分制”的实行,实现了医疗集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让县域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是医疗服务同质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医改的基本要求。


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阳曲县委、县政府树立清晰目标、明确改革路径,提出“136兴医规划”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与健康服务。当前,该县正在围绕“医保不穿底、医护有激情”的目标,严格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避免过度医疗,降低患者负担,扎实推进医保打包付费改革工作。


娄烦县人民医院数字中心。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我们要努力让阳曲群众享受一流医疗保健服务,让‘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力争在医改进程中再立新功。”阳曲县卫体局局长颉晔表示。


民之所系,政之所向。太原市副市长陈博表示,要实施一体化改革提档升级行动,在“兜网底、提能力”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深化医改的“太原模式”。对标三级医院,重点学科重点建,一般学科全面建,打造县区级龙头;对标标准化建设,与县区级医院错位发展,建强乡镇卫生院枢纽;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兜牢村卫生室“网底”。


——突出“县级强”,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到2025年底,三县一市县级综合医院要全部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力争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实现县办中医医院全覆盖。。


——聚焦“乡级活”,激发基层医疗机构内生动力。建立健全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形成分类发展、特色鲜明、功能清晰的乡镇卫生院,健全以覆盖农村地区10-20公里为服务半径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急救转诊网络。


——聚焦“村级稳”,夯实基层服务网底。建立乡村医生服务补助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加强对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村卫生室能力评价。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村卫生室占比达到40%以上。


“要以千县工程和高质量示范项目为抓手,做强县级医院这个龙头,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和优质服务基层行为抓手,舞好乡镇卫生院这个龙身,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摆好村卫生室这个龙尾,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太原市卫健委主任张泽表示。


如今在太原,医改工作正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各项政策的落实,使“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得到实惠”已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张福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