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要闻 | 缤纷璀璨 大美汾河扮亮太原城——汾河流域生态亮点回顾(中) ...

放大 缩小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提出的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和“一泓清水入黄河”的要求,积极推进太原汾河治理,令山西省的环境发生了巨变。从4月14日起本周刊推出连续报道,分上、中、下三篇,聚焦汾河之变,挖掘鲜活事例,介绍宝贵经验,全面反映汾河水环境治理后给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图片

汾水两岸幸福民(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供图)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山西,来到汾河流域太原晋阳桥段,亲临河边驻足凝望,对汾河治理的现状表示非常欣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治理汾河,不仅关系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也关系太原乃至山西历史文化传承。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太原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奋斗力量,凝聚了精神动力。

重构水生态 汾河再现好风光

 

 站在晋阳桥段上,远眺汾河,水面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站在“汾河晚渡”观景平台上远眺,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层次分明,画舫古朴典雅,晋阳桥雄伟绚丽,呈现出了一幅河、舫、桥、山浑然一体的秀美画卷。

以前,太原是“有河无水,有水皆污,满目疮痍”的景象。如今,在太原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达到了83.33%,消除了劣V类水体。治水,让汾河重新获得了“新生”。

 2016年,汾河三期工程正式启动,北起祥云桥南500米至晋祠迎宾路南桥2公里,宽度约450米的区域跨度,全长12.5公里。三期工程主要的任务是为城市防洪、蓄水美化、游船通行和城市搭建景观平台,同时还给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水上运动比赛提供场地。

 “为了迎接青运会,我们打造了水上运动比赛场地,水深加深到了6米,通过设置钢闸坝和船闸,从而调节水面高度实现了12公里水域全程通航。”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接待科科长郭凡对记者说,汾河三期体育健身场地比一期、二期增多了,分布更加合理,也更加均匀,老百姓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汾河美景。不仅如此,为了满足全民健身的要求,汾河三期还新建了7处篮球场、6处沙滩排球场和一处儿童游乐场。

 记者了解,汾河三期工程在蓄水主槽内共设有1#、2#两座壅水闸坝,形成2座蓄水池,两座闸坝均由两跨液压坝和一组壅水闸组成,其中,壅水闸布置在中间已建小主槽范围内,由多孔闸门和一孔船闸组成;液压坝布置在壅水闸的两侧。壅水闸弧形工作闸门共14孔,工作闸门启闭方式采用液压系统进行启闭。船闸置在壅水闸的中间,可充分利用现有主槽作为主航道。船闸运行所消耗的水量利用布置在边墩内的水泵从下游向上游回补。通过闸坝工程,实现了城市防洪、河道蓄水、游船通行,以及为两岸景观建设搭建平台的目的。

 汾河三期治理工程完成后,汾河景观带向南延伸了12公里,通过河道拓宽及堤防防护加固,消除汾河两岸的汛期安全隐患,满足太原市百年一遇的防洪要求,彻底改善了汾河三期的生态环境。

 

全体系治理 生态环境再提升

 

 60多岁的梁先生说起太原市的变化十分感慨:“从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城市到‘全国宜居城市’,这些年太原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汾河景区三期水更清、树更绿、景更美,空气越来越清新。如今只要有时间就会跑到汾河漪汾桥段来,一边练拳一边赏景,很是享受!”

 郭凡告诉记者,汾河三期两岸景观主要是以亮化设计为主,其“水墨丹青—漫步汾河”为设计思路,用光描绘汾河两岸自然、清新的夜晚景观画卷,力求将汾河夜景打造为高品位、光影艺术独特、缤纷璀璨的太原“名片”。两岸照明以运动生态风格为主,整体光彩以静态为主,局部景观组团节点采用色彩联动照明方式突出景区重点、亮点节点,丰富了整体河岸层次的关系。

 此外,汾河三期工程还打造了文化景观,主要通过雕塑的形式来展示太原的名人贤士,三王广场、桐叶封弟、贞观景墙、罗贯中广场、斗南广场、台骀治水6个景点体现出了“德、贤、允、信、文、义”6个主题,以看得见、读得懂、听得见的手法,润物无声地传播本土文化。不仅如此,汾河三期工程改造以后,汾河景区新增水面面积达到了36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75万平方米,蓄水量达1450万立方米,长度达到了33公里。

 为了让汾河水清起来,在汾河太原段上下游,6个人工湿地陆续建设,芦苇及其他水生植物进行了大面积种植。芦苇发达的根系能有效吸附水中污染物,就像汾河里的“清道夫”。类似这样的水生植物,汾河上游种了200多万株;而这样的湿地,汾河太原城区段已经建了1万多亩。

 目前,汾河已经有165种鸟类来此栖息,由于水质的持续改善以及丰富的食物,太原汾河湿地也成了大天鹅、黑鹳、白鹭等珍稀鸟类的返乡“加油站”。在汾河景区漪汾桥段的河面上,成群的水鸟在汾河上嬉戏;游玩的老百姓迎着清风,陶醉在景区的绿树花海之中,这一静一动之间,更加彰显出人水和谐的生态魅力。

 经过生态修复治理,荒芜的河道清水复流,杂乱的荒草变成葱郁灌木和参天大树,如今的汾河已成为太原灵魂和梦想的承载者。

(责任编辑:张福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