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培养生力军 乡村振兴的岚县探索

放大 缩小

     

如何推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岚县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围绕“选、育、管、培、用”精准发力,岚县强化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教育管理,通过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基层扎好根、起好步。

制度是夯实人才振兴的基石。岚县出台《岚县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管理办法》,对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工作任务、待遇保障、教育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予以明确,为他们在村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为137名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乡工作提前转正定级并高定工资等政策,其中8名硕士研究生每年享受1.5万元住房补贴。为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统一在乡村安排食宿,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等,让他们安心住村、全心工作。

为充分发挥到村(社区)大学生的“学历优势”,岚县组织开展产业政策讲解专题培训会,采取专题教学、互动交流、实地观摩等方式,引导大学生们参与到沙棘、土豆等岚县优势产业中去,为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向村民宣讲各类惠民惠农政策,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组织村民观看移风易俗节目,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组织开展广场舞教学、元宵节活动等;主动充当活动志愿者,提升履职本领;落实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办主任兼报账员制度……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好,为乡村注入了文化振兴的新鲜血液。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中创造价值、体现价值,为全县发展赋能添彩。

为了帮助大学生们尽快完成身份转变,岚县采取“3+1”导师帮带制,由乡镇党委利用培训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为他们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下一步,岚县还将持续强化到村(社区)大学生实践锻炼,加强教育培训,做实关心关爱,鼓励大胆创新,引导他们在基层一线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尹瑞萍、魏旭琴)

(责任编辑:张福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