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乡村振兴看山西:沁水县聚焦“四个强化” 筑牢安居乐业根基 ...

|原发: 沁水县乡村振兴局

放大 缩小

近年来,沁水县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四个强化”,确保易地搬迁后扶工作提质增效,易地搬迁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搬迁群众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强化顶层设计,确保精准发力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完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体系、政策体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政策配套到位。一是根据新时期易地搬迁任务的调整,组建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工作职能,强化后续扶持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印发了《沁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方案》《沁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乡村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保障措施。二是把集中安置点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出台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将易地搬迁户一并纳入监测帮扶范围,建立易地搬迁监测信息台账、劳动力务工就业台账,形成了每月常态化排查、常态化监测机制,共纳入监测对象34户83人,全部进行跟踪帮扶。三是按脱贫人口100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要求,从县直单位和企业中共选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工作队15支,派驻第一书记15人,工作队员30人,实现脱贫人口百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覆盖。

强化产业就业,确保稳定增收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方式,制定奖励扶持措施,在大型安置点适度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问题,推动产业向安置点靠近。一是持续通过“合作社+搬迁户”模式,与搬迁群众建立长效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固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成功引进了春晖智能化出菇基地劳动密集型企业,杏园安置点建设杏园超市,吸纳搬迁人口就近就业。二是认真落实稳岗就业各项举措,在大型安置点配套就业培训工作站,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组织技能培训,扩大外出务工就业规模。目前搬迁群众通过务工就业1328人,其中,省外务工167人,省内县外务工262人,县内务工899人(其中公益性岗位124个),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稳定就业。三是针对脱贫搬迁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在脱贫人口500人以上的安置点,配套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近就地就业。目前,集中安置点帮扶车间带动45名劳动力稳定就业。

强化社区治理,确保有序融入

根据安置点实际情况实行“点长制”管理。由各乡镇分管领导或者建设单位分管领导任点长,解决了搬迁后群众找不到“人”和“无人管”的尴尬情况。一是规范社区治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21个集中安置点全部纳入社区、村委管理,4个安置点引入物业管理。二是开展“五好社区”创建。印发了《沁水县关于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县城三个安置点、固县安置点建设“五好社区”,不断提升社区融入治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功能提升。2021年以来共整合资金336万元,用于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受益搬迁户281户457人。

强化党建引领,确保服务提效

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安置点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出台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小区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试行)》,6个党员集中的安置点建立了联合党支部,坚持易地搬迁开展到哪里,党组织机构就设在哪里,探索建立“支部领导、社区治理、自治管理、物业服务”四位一体模式,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帮助搬迁户适应和融入新生活。二是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梅苑安置点成立了服务领导小组,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探索“一中心七站点四长”管理模式,积极联系乡镇联络长、物业长、楼长、单元长共同参与管理,细化任务,明确责任,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延伸服务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精细化服务新格局。

(责任编辑:张福


国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国企网或《国企》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返回顶部